高端产品比重上升、自动化改造比重上升、本土化程度提高三大趋势,都是新一轮制造业投资复苏的典型特征或“制造升级”的具体体现。随着中国经济由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迈进,新一轮资本支出扩张将更加注重设备更新与自动化改造,并体现出高端化、自动化、本土化三大趋势。
高层次:制造业升级带动设备类投资在制造业中随之升级,体现在中高端产品在设备投资中所占比例逐渐提高;
自动化设备:全球制造业转移受低成本趋势推动,中国面临产业升级的历史机遇期,传统产业实现自动化控制升级是中国的选择;
本土化:技术进步叠加供应链安全保障,进口替代加速。
虽然机器人、激光、注塑机和机床这四个行业属于具有“工业母机”性质的通用设备领域,但由于各自发展阶段的不同,在现阶段各行业的逻辑侧重点不同。自动化设备发展看好行业空间扩大及进口替代趋势,激光看好渗透率提升及国产化节奏,注塑机看好出口及格局,机床看好政策,低端看好格局。
工业自动化设备:后爆发时代智能代替人工加速,千亿市场蓄势待发,国产品牌推动进口替代技术进步;
激光器:应用场景突破不断扩大增量市场,中低功率领域竞争白热化,产品升级,原材料自制率提高,叠加高功率激光器产品性能提升,推动国产产品的进程;
注射机械:出口市场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广阔,格局优化龙头企业受益弹性更大;
机械工业:行业处于10年大周期底部,大而不强的未来有望产生行业整合者。
概述:机器人、激光、注塑机、机床四大行业表现出类似3-4年的周期波动特征,主要原因是这四大行业都是通用设备,下游产业需求与制造业投资相关,尤其汽车、3C等高产值占比的制造业投资对其影响较大。这一轮经济增长的低谷在2019年,假设周期特征继续,经济增长将在2020-2021年出现回升。另外,这四个行业的发展阶段不同,下游制造业的渗透率也不同,增长速度也有很大差别,根据过去10年(2009-2019年)CAGR的排名,机器人(38.2%)>激光(21.1%)>塑料机械1(10.03%)>机床(-3.18%),机器人和激光产业的增长速度更快。